三明仿真房产证书制作不动产证件专业定制
难怪俞敏洪总结,在线教育现在的特点是:每收入一块钱,要花掉两块钱。 正如加油站是燃油车出行的配套设施,充电桩也是纯电汽车的基础必备。为了彻底“放飞”新能源车市场,整个行业形成了多方努力从不同的维度解决充电难题的态势。因此,政策制定者、充电场站运营方、车企都从各自角度努力消除充电焦虑,让纯电出行更便捷,并且随着车企入局,这些努力有了合流之势。 年初,充电桩正式纳入“新基建”范畴,公共充电事业已经吸引了各方视线。而在11月初正式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政策强调未来将会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在今年的地方补贴政策中,一些城市已经将补贴重心从充电设施建设转移到充电设施运营。 公共充电事业则能够在解决日常充电需求之外扩展纯电汽车的出行范围,并进一步扩展用户基础,进而推动出行方式变革。这也是特斯拉、蔚来、小鹏等纯电车企近年来加大力度参与公共充电领域投入的本质原因。 某种意义上说,是车企的频频发力,推动了充电领域发展的进程。 特斯拉是最早发力充电网络的车企。特斯拉很早就布局了包括超级充电站、私人充电桩、目的地充电站点在内的充电网络。目前,特斯拉已在中国上线了超过500个超级充电站,并且还宣布在上海投资4200万建设超级充电桩工厂,规划明年在大陆建设1万根超级充电桩。 大众汽车旗下的充电品牌开迈斯已经在中国20个城市建设了100座超级充电站,预计2021年实现在电动车应用范围较广的7个城市,实现每五公里必有一个超充站的目标。而在全国范围内,预计充电网络将覆盖25个城市,250多个超级充电站。 换电是另一条路径。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国换电站保有量达528座。作为私家车换电领域的探索者,蔚来计划在2021年新建300座换电站。而上汽、长安新能源、吉利等车企均表示要在换电领域投入。 小鹏选择了一条“广交朋友”的充电网络布局战略。9月26日,小鹏在北京车展上正式官宣终身免费充电服务,面向所有服务期内的小鹏汽车首任非营运车主,为他们在用车期间前往指定充电桩(站充电时,提供每辆车每年3,000度电的终身免费充电服务,成为唯一一个向用户提供免费超充服务的中国品牌。这项服务涵盖了小鹏自营的超充站和数量庞大的第三方合作场站,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66座城市,533座服务站点。 何小鹏还透露:“未来,我们会继续解决鹏友们的更多出行场景充电问题:比如在机场,在高速,让鹏友们全方位出行无忧。欢迎更多新鹏友,体验智能电动汽车出行。”其中高速公路,向来是车企拓展自建充电网络难以触及的领域。在小鹏发布这条微博后,有网友恰好在广州白云机场P6停车场中发现了小鹏超级充电桩的身影,虽然暂时没有车辆在充电站充电,但从场站的外观状态来看,距离正式面向车主提供服务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这种充电领域的“免费模式”看似赔钱,实际上是企业通过让渡价值构建起了更具深度的公共充电网络。小鹏为此制定的口号是“让鹏友没有里程焦虑”。表面上是扩大了现有自家车主的出行范围,深层次是在解决燃油车车主对于“极端情况的想象”而产生的充电焦虑,最终目的是扩大新能源车的用户群体。 重视公共充电事业投入是变革大众出行方式的必由之路。根据《中国充电桩行业报告》目前我国新能源车与充电桩的车桩比已经从五年前的6.35达到了3.13,但距国家提出的1:1的比例仍有较大差距。在弥补差距的过程中,先行先动的车企自然会获得先占优势。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观望智能汽车、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服务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及品牌忠诚度。 车企入局,协同推进 在夯实公共出行事业这件事上,车企入局究竟能给整个行业带来多大的变化? 首先,与公桩网络分布形成互补,给车主带来更多便利。 桩企以行业基础设施的角色进入市场,他们在行业的初期最重要的就是市场份额。桩企往往会以快速圈地为目标,而不是用户实际需求为依据。所以我们发现,公桩数量似乎增长很快,但是用户的需求并没有随之得到很好的缓解,部分公桩无人使用,运营效率低下。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