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仿真房产证书制作不动产证件专业定制
此前,泡泡玛特发布公告称,将在全球发售1.36亿股,在港发售1628.60万股,国际发售1.19亿股,发售价区间为31.5-38.5港元/股。
和那些一上市就跌破发行价的股票不同,DoorDash在9号上市的第一天,股价就直接暴涨了近90%。
虽然在大伙们尝完鲜之后股价回落了一点,但上市前约389亿美元的估值也已经涨到了555多亿美元。
而且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在两年前,投资人们觉得DoorDash只值14亿美元,在今年上半年,大伙们也都觉得它只值150亿美元。
这次差评君之所以选择盘盘这公司,其实不是因为差评君贪吃,也不是惊于它暴涨的市值。
而是不少人称它"抄袭"了美团和饿了么的商业模式,从而获得了北美外卖界霸主的位置。而且你说巧不巧,三位创始人还都是华人小子。
首先,让我们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和不少爱讲故事和梦想的公司一样,DoorDash的创始人之一徐迅在招股书上讲起了自己的"美国梦":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四五岁的徐迅跟着家人一起移民了美国。徐迅的父亲在美国读博,而他的母亲因为医师资格证的问题,没法子在美国继续行医。
于是乎徐迅的老妈就边在餐馆打工挣钱边学习。在餐馆做了十多年的服务员之后,终于攒够了钱,也考到了美国医师资格证,并且自己开了诊所。
而徐迅称成立DoorDash的初心,也就是为了帮助那些和他母亲一样有梦想的弱者。无论你是餐馆老板还是送餐员,都能从DoorDash得到帮助。
虽然不知道上市要讲故事是从啥时候流行起来的,但差评君不得不承认,徐迅这剧本比什么梦想窒息、中国咖啡故事还是好上一点点的。
之后的剧情就和大部分的初创公司类似了,徐迅在斯坦福大学遇到了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在2013年正式成立了DoorDash公司。
和当年的马化腾"女装"吸引用户用QQ一样,这三个小伙子也开始边上课,边亲自接单送外卖,并且通过发传单来做推广。
在读DoorDash的招股书时,差评君发现创始人们至今还建议所有的DoorDash员工,都应该每月去送一次外卖,去体验一下公司最主要的业务。
当然,初入外卖圈的他们可能自己也没想到,美国的外卖圈有这么乱。